真菌门、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丝孢目、丝孢科、曲霉属的一个重要常见菌。属黄曲霉群。广泛分布于自然界,土壤、腐败的有机质、粮食和各种食品 上随处可见,发酵食品上尤多。菌落生长较快,生长10天时直径可达5~6cm,质地疏松,起初白色,后转为黄色、黄褐色至淡绿褐色,反面无色。分生 孢子头呈放射形,少数为疏松柱形,直径150~300μm,少数达400~500μm。 分生孢子梗长2mm左右,近顶囊处稍粗,直径约12~25μm,壁较薄,表面粗 糙。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,通常直径约45~50μm。一般多为单层,偶为双 层,有时出现单、双层同时并存于一个顶囊的现象。分生孢子幼时洋梨形或 椭圆形,成熟后大多变为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4.5~7.0μm,也有8.0~10.0μm 者;表面粗糙或较光滑。本菌能产生较强的淀粉酶、蛋白酶、果胶酶等细胞外 酶,故可用于酶制剂的生产或酱油等的酿造中;有的菌还能生产柠檬酸、苹果酸、延胡索酸和曲酸等有机酸。此外,本菌也是粮食、食品和多种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微生物,有的菌株也能产生剧毒的黄曲霉毒素。
米曲霉能够分泌多种酶类,包括淀粉酶、糖化酶、纤维素酶、植酸酶、果胶酶酶类。
用在饲料上:在淀粉酶的作用下,将原料中的直链、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,如麦芽糖、葡萄糖等;在蛋白酶的作用下,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、多肽及各种氨基酸,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、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,提高营养价值、保健功效和消化率。
用于农业及生物肥发酵上:可以与细菌类及酵母菌同时使用,以达到降解秸秆的作用。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,提高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结构。分解蛋白质、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木质素等,并将嗜热、耐热细菌、真菌、酵母菌菌株及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,降解能力强,同时能够达到升温、除臭、消除病虫害、杂草种子和提高养分的效果。
1、发酵饲料。
2、微生物肥料发酵剂、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、有机垃圾发酵剂
3、复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
米曲霉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,主要包括碳素化合物(通常简称为碳源)、氮素化合物(通常简称为氮源)、无机盐类、水和生长因素。
米曲霉是利用孢子繁殖的。孢子先吸水膨胀,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发芽,即在孢子表面长m一个或多个芽管,逐渐伸长,并不断长出分枝,结成网状的菌丝体,再由菌丝长出分生孢子梗,在分生孢子梗顶囊上再生出小梗,小梗上着生孢子直至老熟,就是一代。
米曲霉的生长条件控制主要是水分、温度、pH三要素米曲霉孢子粉。
水分:生长水分为34%-45%,相对湿度为95%左右;
温度:孢子发芽温度为28℃-32℃,生长温度为32℃-35℃,产酶最适宜温度为28℃-30℃;
pH:适宜pH范围为4.5-7.5,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6.5-6.8。
米曲霉是产复合酶的菌种,除蛋白酶外,还能产淀粉酶、糖化酶、纤维素酶、植酸酶、果胶酶等。米曲霉不产生黄曲霉毒素,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和酱油的主要生产菌种。米曲霉在酿酒生产中被作为糖化菌。此外,它还是曲酸的生产菌。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,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米曲霉基因组的破译,也为研究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曲霉病提供了线索。米曲霉也会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17797759320